第19章 协商计划(1/2)
这声音的主人,是知青徐璐璐。林致远当即放下手中的碗筷,擦干净手,走过路拉开了门栓。“唉呀,徐知青,你怎么来了?快进来坐!”
“唉呀,不了,我过来呢,就是和你说一下,大家决定在一周后的晚上,我们知青聚会,到时候可别忘了参加了!”
知青们虽然住在一起,但是很少有一起聚会的。
知青点虽然住了一些知青,可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住在社员的家里。知青和他们同吃同住,这些人,知青称他们为房东。
生产队的条件有限,条件稍微好一些的社员家里,生产队都会安排一些知青住到他们家里去,同吃同住同劳动,绝大多数房东对待知青都像对待家人一样。
为了增进感情,忆苦思甜,知青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举行聚会,一起聊聊自己的生活和感想,顺便一起吃顿饭。
“唉,好的,一定参加!”
白石沟生产队的知青一共四十二人,聚会的时候,大家都会带上一些零食特产。有些人家里条件好,会有肉干或者糖果,或者一把花生一包瓜子之类的,所有人都在一起唱歌喝酒好不热闹。
晚上,哄睡了朵儿,林致远来到西屋,继续自己的工作。从八点到十一点,他要翻译稿子,十一点到十二点,他要编制沼气发电系统的方案。
其实方案并不用非常详细,他要的只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以及原理和注意事项。
至于发电机的制作,由袁成刚来负责。他提供思路和一部分图纸就行。老师傅只要看了图纸就知道如何去完善里面的零件。
林致远并没有在当天晚上去找杨奇说养猪的事,而是将自己的计划整理出来过后,过了好几天的一个晚上才去了杨家。
当杨奇看了林致远手中的计划之后,他的脸色变得复杂起来。
这份计划里包含了肥料,饲料,养殖,发电,电线电灯等所有细节,甚至还有销路等所有问题都做出了解答。
而生产队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村民们同意自己的计划,还有建造出一座能够容纳五百头猪的猪圈。
“这事,你有几成把握?”
作为生产队长,杨奇不能让所有社员都跟着冒险。
“九成!”林致远当然是有十成的把握,可保险起见,他只说九成。
这计划怎么看,都是对社员来说有利。就算没成功,村里最多就是平白无故多建造了一个养猪场,还有一个大型化粪池和沼气池而已。
而如果一旦成功,给村里带来的好处那就太多太多了。
“真的能弄来那么多小猪仔?”
林致远郑重地点了点头。
“前两天我和村干部们讨论过你说的养猪的事情,他们并不是很赞同。一个是养猪要专门有人照顾,五百头,至少要二十个劳动力,这就要抽掉我们十分之一的人了。第二个是饲料的问题,第三个是担心不成功。”
林致远知道杨奇的顾虑,他耐心的解释道:“关于生产劳动力问题,这确实是比较困难,但是水稻已经种下去了,旱地里我们可以多种植一些地瓜玉米这些耐旱不需要怎么打理的作物,既可以解决饲料问题,也不用担心减产。”
“而且养猪的粪便经过化粪池的发酵,能够更加容易提供养分,增加收成。水田和河道里的水葫芦,现在多的和山一样,都是可以作为猪的食物的。”
“至于社员们担心的成败问题,这个我来解决,到时候我会让机械厂那边想办法找个养猪专家过来,教大家养猪。”
这是林致远想好了的,袁成刚可是有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