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过陛(1/23)
可惜,曹操过于自负,没有完全听进去。当周瑜采用黄盖的苦肉计,假投降并点燃战船时,曹操的大军瞬间陷入一片火海。林渊拼尽全力,保护曹操突围。赤壁之战后,曹操元气大伤,退回北方。林渊也因为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被曹操封为偏将军。但他深知,自己在曹操阵营中的日子可能不会太长久了。因为他知道,接下来曹操会对身边的人产生猜忌,尤其是像他这样来历不明的人。于是,林渊决定离开曹操,去寻找新的机会。他听说刘备礼贤下士,正在招揽人才,便前往荆州投奔刘备。刘备见到林渊,大喜过望:“久闻林将军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备之荣幸!”林渊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决定辅佐他成就大业。在刘备麾下,林渊与诸葛亮、庞统等谋士一起,为刘备出谋划策。他利用自己对地理的了解,帮助刘备制定了夺取益州的计划。在战斗中,他巧妙地运用战术,多次击败敌军。然而,林渊的心中始终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没能改变历史的走向。他知道,关羽会失荆州,刘备会为关羽报仇而发动夷陵之战,最终导致蜀汉元气大伤。为了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林渊向刘备建议:“主公,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关羽虽勇,但性格孤傲。可派一员大将协助关羽镇守,以防东吴偷袭。”刘备却犹豫了:“云长乃我结拜兄弟,我相信他能守住荆州。”林渊无奈,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刘备的决定。最终,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杀。刘备悲痛欲绝,执意要为关羽报仇。在夷陵之战中,林渊跟随刘备出征。他建议刘备不要连营七百里,以防被敌军火攻。但刘备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没有听从他的建议。结果,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大败,蜀汉从此一蹶不振。看着满目疮痍的战场,林渊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他知道,自己虽然穿越到了三国,成为了名人,但终究无法改变历史的大势。此后,林渊辅佐诸葛亮治理蜀汉,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他将自己在现代学到的一些知识,如农业技术、水利工程等,传授给蜀汉百姓,帮助他们提高生产。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林渊也多次随军出征,为诸葛亮出谋划策。然而,由于蜀汉国力有限,北伐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岁月匆匆,林渊在三国的世界里度过了一生。他见证了无数的战争和离别,也经历了无数的荣耀和挫折。临终前,他望着天空,心中感慨万千。陈远感觉自己的脑袋像是被重锤狠狠砸了一下,剧痛中艰难地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茅草屋顶,身下是硬邦邦的土炕,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霉味。他挣扎着坐起身,却发现自己身上穿着粗布短打,完全不是睡前那套居家服。“这是哪?”陈远喃喃自语,试图回忆之前的事情。记得自己在图书馆查阅明史资料,一阵眩晕后就失去了意识。他扶着额头,突然瞥见墙上挂着的铜镜,镜中映出的是一张陌生的年轻面孔。“公子,您终于醒了!”一个小斯模样的少年冲进屋子,脸上满是惊喜,“您都昏迷三日了,可把小人急坏了!”陈远还没来得及询问,少年就喋喋不休地说起来:“如今世道艰难,这凤阳府遭了蝗灾,百姓们连树皮都快啃光了。前日您出门查看灾情,回来就发起了高烧......”凤阳府?蝗灾?陈远心中猛地一震。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眼下又是明初,难道自己穿越到了明朝开国初期?他强压下心中的震惊,问道:“当今圣上可是朱元璋?”小斯瞪大了眼睛,慌忙捂住陈远的嘴:“公子慎言!这话若是被人听去,可是要掉脑袋的!”陈远心中已然明了,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思考对策。作为一个研究明史多年的研究生,他深知此时的明朝虽已建国,但根基未稳,内有民生凋敝,外有北元残余势力虎视眈眈。而眼前最紧迫的,就是这蝗灾。在现代,陈远曾研究过古代治蝗的方法。他立刻吩咐小斯召集村里的青壮男子,又让人准备了大量的锣鼓、火把和麻袋。村民们都觉得这书生疯了,但看在陈远平日乐善好施的份上,还是照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