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权谋烽烟(3/4)
线,利用地形优势,一次次击退北楚军队的进攻。但北楚军队的攻势太过猛烈,李宝所部水军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勇猛的作战,成功打残了东吴吕蒙所部水师,取得了一场关键的胜利。
随后,北楚大军成功突破东吴芜湖防线,占领东吴水师驻地芜湖县城,并分兵向宣城与铜陵两个方向突进,霸王项羽亲率20万大军向铁鞍山防线进军,直逼东吴统治重心建业城。
芜湖的陷落,对东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北楚大军直接切断了东吴西部领地的联系,极大地压缩了东吴的生存空间。东吴军队士气受挫,不得不收缩防线,向东退走。
同时,这也使得东吴与朱明的东北线战场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朱明南线陆军由岳飞统军,水军由俞大猷率领。
岳飞,足智多谋,军事才能卓越,他的战略眼光和指挥能力令人钦佩;俞大猷,剑法通神,自有大明剑圣之名,他率领的水军战斗力极强。两人配合得相得益彰,成为朱明在战场上的得力干将。
东吴的孙策,素有小霸王之称,其性格与霸王项羽颇为相似,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在与朱明统兵大将岳飞所率二十万水陆大军对峙时,他竟决定冒险出击,亲率东吴水师精锐偷袭朱明俞大猷率领水师驻地,妄图重演原世界的赤壁之战。
可惜,孙策低估了朱明统帅岳飞和俞大猷的实力。孙策的五万精锐水师刚一行动,便被岳飞察觉。
岳飞迅速调兵遣将,将孙策的大军引入重重包围。
东吴水师被俞大猷率军引入一处绝地,朱明水师驻地位于大江北岸扬州的一处江湾处。东吴水师偷袭进入江湾时,被俞大猷所部水师使用铁索横江之计,将东吴水师二百多艘大小战船拦截在江湾。
岸上有岳飞统率15万大军包围,大江由俞大猷率5万水师封锁,孙策虽用火计焚烧朱明水师驻地,但无论怎样突围,都无法突破朱明军队的防线,自身却陷入进退两难的绝地。
朱明在江北虽仅有二百一十个县的领地,但后方有朱元璋坐镇,统筹全局。朱元璋,有着雄才大略,他指挥着朱明军队,西与北楚两强相争,北在淮水与赵宋形成对峙,南掠东吴,尽显王霸之气。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正当霸王项羽准备进一步扩大战局,即将突破铁鞍山防线之时,朱明与东吴却在暗中达成了协议。东吴以建业城为代价,换取孙策大军脱离重围。不仅如此,孙膑还设下陷阱,将北楚大军引入其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北楚项羽20万大军陷入困境,与东吴军队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东吴军队凭借着有利地形和精心布置的陷阱,给北楚大军造成了巨大损失。
战场上,硝烟弥漫,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大地。北楚军队伤亡惨重,但他们没有退缩,霸王项羽率领北楚大军拼死反扑。
在付出伤亡过半,近十万伤亡的惨重代价后,终于冲出陷阱。若不是孙膑不愿与北楚大军死磕,从而让朱明坐收渔翁之利,故意放开一条生路,北楚大军此次必将伤筋动骨。
即便如此,北楚南下大军近三分之一的损伤,也让北楚大军元气大伤,士气低落。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苦战多年,死伤无数,就快要到手的建业城,被朱明收入囊中。
东吴,这个曾经横跨江南三百七十多个县的庞大势力,其中孙策所辖280余县,孙登所辖95县,在这场混战中损失惨重。近半领地丧失,一百五十多个县被朱明、北楚、北陈三方侵吞,其统治核心建业城更被朱明改为金陵城。
北楚凭借着自身兵多将广的优势,再加上南楚的支援,成功抢了东吴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