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锄禾小说网

锄禾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 > 第210章 科举觅良才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10章 科举觅良才(1/4)

    南楚的深秋,寒风裹挟着细雨,将京都沣源城浇得一片萧瑟。

    政务院内,丞相卓仲廉正伏案疾书,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书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南楚各地传来的军情与政务。

    南楚近年来的急速扩张,如同一个突然被吹胀的气球,表面看似风光无限,内里却危机四伏。

    边疆地区的战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冲突不断。新占领的土地急需得到有效的治理,但却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统帅性将领的严重缺失,二是管理性官员的不足。这两个问题就像两座沉重的大山,让首相卓仲廉和五军都督府感到压力巨大,几乎喘不过气来。

    南楚目前实行的是两种治政模式,一种是氏族自治,另一种是中央直辖。氏族自治区主要是针对那些像曹林县、卓山县这样依靠自身实力自主上升的县域。这些地区的官员选任暂时由各氏族自行负责,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地方特色和优势。

    而中央直辖管理区则是由沣原城、大隅城、新阳城等后来攻占的区域组成。这些地区需要由中央政府直接进行管理,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然而,中央直辖区的官员选任却成为了一个不小的压力。由于新占领的土地范围较大,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但目前却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

    五军都督府和枢密院的测试结果更是让整个朝堂都陷入了沉默与焦虑之中。目前南楚能指挥十万以上大军的将领寥寥无几,曹刿和陈庆之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曹刿凭借着出色的战术指挥能力,指挥极限在18万人左右,可一旦超过这个数字,他便难以充分发挥军队的效能;陈庆之稍强一些,能统帅25万人,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帅才”,还有不小的差距。

    再看看其他将领,秦琼能指挥10万兵马,林冲8万,石达开和罗英各6万,蒋富贵、方杰、关胜则只能统领5万兵马。一旦战事扩大,需要指挥大规模军团作战时,南楚的军事指挥体系便显得捉襟见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朱明和北楚。朱明虽然疆域不及南楚辽阔,却拥有三位能指挥30万大军的统帅级将领。

    国主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人,南方军团统帅岳飞,以“精忠报国”闻名,其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令人赞叹;北方军团统帅徐达,更是征战沙场,屡建奇功。

    北楚虽整体实力更强,也仅有霸王项羽一人,具备30万以上大军团的指挥能力,但这也让北楚在军事上有了一定的底气。

    而朱明对于人才的重视更是到了极致。韩信祖籍所在地淮阴地区,几乎被朱明的密探层层包围,外人想要靠近都难如登天。

    在朱明看来,一个韩信这样的军事奇才,足以改变地区局势,甚至影响整个天下的格局。以朱元璋的谋略和野心,自然不会给竞争对手任何得到韩信的机会。

    南楚地处偏远,在历史的长河中,几乎没有什么能人留下过辉煌的足迹。如今,面对内忧外患,卓仲廉深知,若想改变南楚人才匮乏的局面,必须要有新的举措。

    经过深思熟虑,卓仲廉在朝堂上正式推出了科举考吏与武举选将两种制度,并结合当前广泛使用的举荐制,期望以此来确保南楚人才的迭代更新。

    消息一出,整个南楚都沸腾了。无数寒门子弟看到了希望,他们纷纷开始埋头苦读,钻研兵法,渴望能通过科举和武举改变命运,为南楚效力。

    在沣原城的一间破旧书院里,一位名叫陆远的书生正就着微弱的烛光,研读着经史子集。陆远出身贫寒,家中世代为农,但他从小就对读书识字有着浓厚的兴趣。听闻科举考吏制度的推出,他心中燃起了熊熊斗志。

    “父亲,您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重生七八,开局被漂亮女知青分手 田家四季[种田] 漂亮死对头反攻我 我靠情诗系统攻略白月光 永夜余烬 末世重生成冰山前妻姐的宠物 大力:不死的我浪到飞起 我死后所有人都在忏悔[穿书] 钓系大佬O的咸鱼A[穿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