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能写个字据吗(1/3)
“咋了?看上去咋闷闷不乐的,收东西打眼了吗?”在逛到刘老板店铺门前时,他直接走了进去。
刚进门,就听见一位光头、年龄五十多岁的男人跟老刘打着招呼道。
“不是收东西打眼了,不过跟打眼也差不多,哎!”
刘老板说着,叹了口气。
看见常顺进来,对他点了点头。
他也对他微笑了下,两人算是打过招呼。
“不是打眼又跟打眼差不多,那是个啥情况?”
光头中年男人明显很好奇。
常顺也是一样,很想知道缘由。
“老板,你这个油灯多少钱?”
正当刘老板准备开口说话时,店铺里面的一名顾客指着货架上的一个老煤油灯问价道。
此时店里还有其它两名顾客,他们同样在看着货架上面的东西。
毕竟今天是交流会,到这里逛着的人多,不论是地摊还是店铺,都有不少人。
常顺扫视了一眼那个油灯,是自己从拆迁区收购过来然后售卖给刘老板的。
他这边的店铺,有不少物件都是出自拆迁区,特别是怀旧民俗类物品。
当然,虽然是出自拆迁棚户区,但大多数东西,也并非常见的东西。
另外哪怕常见,也定然会不一样、或者说具备一定的特色。
就拿这个煤油灯来说,它的颜色跟绝大多数的煤油灯不一样。
一般的煤油灯,通常是蓝绿色,但这个却是红色,同时油灯表面的玻璃上还有“囍”字。
红色的煤油灯相当少见,带“囍”字的应该属于定制,那就更加少见了。
“这个不便宜,是特殊年代的,像这样颜色题材的很少见,你想要的话,给350元!”
刘老板看了油灯一眼,随口回道。
“200怎样?200我要了!”
顾客还价道。
“我再让点,最低300,能要你就拿去,不要就算了!”
刘老板语气很坚定。
“行!300就300,你帮我装起来!”
见价格真的还不下来,顾客同意了。
或许他也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老煤油灯。
刘老板拿出旧报纸、塑料袋帮对方装好后,这人就付了钱。
在他们谈生意时,又有人走进了店铺,而先前在货架旁看着东西的一人也看中了一件物品。
“老板,你这个小药壶多少钱?”
这名顾客问价道。
他说的药壶,是一个木头制作的扁壶,装火药的,以前的猎枪、也就是土枪所用。
这个扁壶高度约15公分,有点像鼻烟壶的造型,表面被一层牛皮包裹,年份比较早,应该能到民国时期,品相很好,药壶制作的比一般的精致很多。
“100,不还价!”
刘老板看了那边一眼,然后说道。
“行!我要了。”
对方很干脆的答应了下来,随后就付了钱。
这人买完东西就离开了。
其他那些走进店铺的人暂时也只是在店内看着一些东西,并没有急着购买。
“老刘,你现在可以说说是啥原因了吧?不是收东西打眼又跟打眼差不多,我还真想知道到底是咋回事!”
这阵闲了下来,光头男人又问起了之前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早上有人过来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