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赤火死,吴家灭,赵家兴(2/4)
簌坠落。"啊 ——!" 凄厉哀嚎震得穹顶碎石纷落,妖王的利爪在锁链上抓挠出刺耳声响,十道爪痕转瞬被阴寒之气填满,冻成惨白的冰棱。它的翅膀在挣扎中折断,喷出的妖血还未落地便被冻成猩红冰晶,顺着锁链蜿蜒成诡异的图腾。妖王试图用尾巴缠绕铁柱借力挣脱,却见锁链骤然收紧,深深勒进血肉,渗出的妖血竟在半空凝成血色雾凇,悬浮在囚笼内久久不散。
铁链与妖火的对抗持续不断,赤红色的妖焰疯狂翻涌,如同沸腾的岩浆,却只能在锁链表面激起几簇转瞬即逝的火星。妖王每一次发力,锁链便收缩一分,喘息间喷出的火气也化作白雾,残破的翅膀无力地垂落,被锁链贯穿的伤口处,黑色血痂与冰晶层层叠叠,昭示着这场困兽之斗的惨烈。最终,妖王精疲力竭地瘫倒,任由锁链一点点收缩,一点点拖着她向黑漆漆的地狱而去。
“动作快些,你们不是小孩子了,不能每次都让我出手替你们收拾烂摊子!”
元湛的目光如淬了冰的寒刃,剜得赵熙瑶后颈发凉。
她必须尽快挽回局面。
“吴家子一个不留!”
亲军铁甲碰撞之声如骤雨密鼓,石俑浑身手中的青铜锤抡的震天响。吴家儿郎握刀的手开始发颤,还未等他们做出像样的抵抗,那些石俑便挥动着比人还高的铜锤,瞬间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砸成了血肉模糊的肉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战山怒目圆睁,拼尽全力挥舞着吴钩剑,剑刃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然而,在亲军与石俑的重重包围下,他终究寡不敌众。一柄长枪如毒蛇出洞,精准地刺穿了他的咽喉,紧接着用力一挑,他的头颅便高高悬于枪尖之上。
吴钩剑被染血的手呈送到赵熙瑶面前,剑身还在往下滴着鲜血,在地上晕开一朵朵猩红的花。自此,传承千余年的吴家,彻底消散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只留下满地狼藉与无尽唏嘘。
三日后,桂林郡城头挂起绣着 “赵” 字的杏黄旗。赵熙瑶身着赤金翟衣,头戴九翚四凤冠,在亲军的簇拥下登上点将台。她当众宣读国书,声言桂林郡自此归降大夏,愿永为藩属。国书末尾,还附上了吴战山的首级与吴家满门的血书供状。
而曾经雄踞一方的吴家,就此从史书上抹去痕迹,只留下一段传闻:某年某月,桂林郡突现赤火妖王,却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唯有血腥味在街巷间徘徊了整整三个月。
自此,赵熙瑶于桂林郡垒高墙、缮甲兵,立九章之律以明赏罚。月余间,桂江之上舟楫往来不绝,城阙内外冠盖云集。旧宋遗民箪食壶浆以迎故主,江湖豪杰挟策怀宝来投新君,更有那心怀异志者,亦欲在此乱世棋局中押注争胜 —— 这场暗流涌动的归附潮,终究要靠赵熙瑶的雷霆手段与菩萨心肠来定乾坤。
从大夏军帐里走出的铁血将军,摇身一变成了执掌岭南的郡主,这乾坤颠倒的戏码,直看得邻境世家们如坠雾里。
所谓 "大夏",不过是世人以讹传讹的称呼。元湛要建立的从来不是凡俗王朝 —— 开宗立派、重塑天地秩序才是他的野心。东北特区便是最好的佐证,那里炊烟如织,工坊轰鸣,百万生民的精气与智慧,正源源不断化作黄泉宗崛起的养料。
"分而治之,方为大道。" 元湛的指节叩在黄铜舆图上,九道暗纹在烛火下泛着幽光,"中央掌生死刑律,诸侯治阡陌民生。若有豺狼当道,便以我黄泉宗的无常锁链 —— 锁魂!"
当桂林郡的新政如火如荼时,十万大山深处却上演着另一场厮杀。腐臭的瘴气里,阴兵的玄甲与妖兵的鳞甲撞出幽蓝火花,每一道飞溅的血珠都在半空凝成骷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