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锄禾小说网

锄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话说史记 > 第222章 晋楚争战郑遭殃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2章 晋楚争战郑遭殃(1/2)

    晋灵公暴虐无道,谋杀相国被反杀。晋国人不同情灵公,却拥护相国赵盾。赵盾派人将襄公的弟弟黑臀,从周朝京城接回,立为国君,就是晋成公。

    成公是晋文公的小儿子,他的母亲是周王室的公主。成公归晋后,先祭拜祖宗然后即位。成公元年封赵盾为公族大夫。这一年又讨伐郑国。

    郑国听闻晋国来伐,国君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大夫子良进言:“晋强郑弱,如今晋新君即位便兴兵来犯,定是要立威。我等不如暂降,待其退兵,再寻他策。”

    国君权衡再三,无奈之下只得依言,派子良前往晋军大营求和。子良见到赵盾,献上厚礼,言辞恳切地表达郑国愿臣服于晋。赵盾与成公商议,考虑到此次伐郑目的已达到,便同意郑国归附。

    成公班师回朝。此后,成公更加倚重赵盾,赵盾也尽心辅佐成公,晋国在他们的治理下国力渐盛。然而,周边诸国见晋国强盛,皆心怀忌惮,暗中联合,企图寻找机会削弱晋国,一场新的风云变幻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展开。

    郑国本来是依附楚国的,在晋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只好背叛楚国,归顺晋国。楚国见郑国背叛自己而归顺晋国,大怒决定讨伐郑国。楚国国君一声令下,楚国大军浩浩荡荡向郑国进发。

    郑国国君得知楚国来伐,惊恐万状,再次召集群臣商议。大夫子良焦急道:“楚国兵强马壮,我国难以抵挡,如今只能再向晋国求救。”

    郑国君依言,火速派出使者前往晋国。晋成公接到郑国求救信,与赵盾商议对策。赵盾道:“若不救郑,恐寒了其他小国之心,日后晋国难以服众。”

    成公点头,随即下令出兵救郑。晋国大军开拔,直奔郑国。与此同时,楚国军队已兵临郑国城下,开始攻城。郑国军民拼死抵抗,等待晋军救援。就在郑国即将支撑不住时,晋军赶到。

    晋楚两国军队对峙,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双方将领都深知此战的重要性,气氛紧张到了极点。郑国见晋国的援军已到,便打开城门,率军攻打楚军晋军从外往里攻,两头夹击,楚军大败。

    晋楚两国,因为郑国争战不断。经此一役,楚国虽败,但并不甘心就此罢休,楚国国君暗自谋划着复仇之策。而晋国这边,虽取得胜利,却也损耗不小。成公与赵盾深知楚国不会善罢甘休,便开始加强国内军备,同时与周边友好小国巩固联盟。

    不久后,楚国联合了几个受晋国威胁的小国,再次组成联军,向晋国挑衅。晋成公果断下令迎战,赵盾亲自挂帅出征。此次战场选在了一片广袤的平原,双方排兵布阵,军旗猎猎作响。

    战斗打响,晋军凭借着精良的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一开始占据上风。然而,联军采用了车轮战术,轮番进攻,让晋军渐渐有些疲于应对。就在局势僵持不下时,赵盾发现了联军后方的粮草营地防守薄弱,他当机立断,派出一支精锐骑兵突袭。联军后方大乱,晋军趁势全面出击,联军溃败而逃。楚国再次战败,不得不暂时收敛锋芒,中原大地暂时恢复了短暂的和平。

    晋成公与楚庄王是两个大国的君主,谁也不服谁,为了争夺霸权,双方决定在扈邑与诸侯会盟。会盟当日,各国诸侯齐聚扈邑。晋成公与楚庄王分坐主位两侧,气氛剑拔弩张。

    晋成公率先发言,强调晋国的霸主地位,要求诸侯们唯晋马首是瞻。楚庄王却冷笑一声,讥讽晋成公不过是仗着赵盾的辅佐才稍有成就。赵盾闻言,指出楚国屡次挑起争端的不义之举。盟会不欢而散。

    这次会盟,陈国害怕楚国,没有参加会盟。晋国派中行桓子攻打陈国。与此同时,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晋军为了救援郑国,与楚军交战,楚军大败。这一年晋成公去世,他的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 穿为废土文炮灰渣A 娱乐圈牛马我不当了 对象是南方人 剑道,我真不想无敌 老攻太古板了怎么办 太古龙墟 烬刃 星武剑尊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