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药酒(2/4)
十来个山头,这点地方,所出产药材种类极有限。这种条件下,还能配伍出这效果的方子,一方面,说明改方之人有极高造诣,另一方面,也说明原方绝不是一般货色。
依据古村流传下来只言片语的历史,张绍先推测,其祖上,要么是戍边战士留居当地,要么是被发配的将门一类之人后代。
张绍先比较偏向于后者,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带去或培养出一位医术造诣很深之人改方,而且还得是那种承袭有一定年月的将门,手上才可能掌握原方那等底蕴。
因为张绍先还翻查不少古籍,虽未查到原方,但还是从古籍中,查到了存在此类情况的只言片语记载。
不过,他在游方时,便在古村中询问打听过,可惜其历史渊源,都早已在一代代中被遗忘,更别说一张方子,更没可能传下来。
后面的事儿,便明显了,张绍先对此来了兴趣,颇为上心的钻研起来,根据土方的配伍及药理,他还是能反推出原方大体原貌。
不过,一个中医方子,尤其还是一个效果颇为出彩的方子,必然有其精妙之处,而这恰是最难被把握的。
可能是药材处理的某个细微之处,像是某样药材的前期处理,晒多久?是否陈放?等等。其他还有入药顺序,煎熬火力、时间等等,这其中还可被细分出更多细节,想还原极难。
张绍先便是翻译了很多古籍,试验耗费了很多药材,但最后却几乎一无所得,直到后面转变思路,改换了一种手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参照南方泡药酒的手段,以此方式试验修改药方,煎熬方式的特点是快,药力渗出迅速,难点是很难把握火候、观察药性变化细节这些。
而泡制,则大大延长了制药时间,药力出的比较温和缓慢,便于观察调整,虽然周期长了,但一次可同时开展很多试验。
不过,以酒为药基对药方造成的影响,不同药材在酒中的药力渗出速度,等等因素变动影响下,这工作也极其繁复。
但不知是运气好,还是张绍先造诣高深,最终还真摸出点门道,磕磕绊绊,炮制出了这坛成品,他自己简单试验过,效果还可以。
林默听完,问道:“外公,能不能多泡制一些?我这边,很多人都需要这东西,具体用量不清楚,但每个月应该都需要至少几坛!”
“你以为,我手上为什么只有这一坛?”张绍先气得吹胡子瞪眼,一开口就是几坛,还每月都要,你想啥呢?
这东西,不论泡制前对药材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还是泡制的过程,都极为繁琐,对药材要求也一点不低,没那么容易泡制。
“…而且你泡上了,成否也要看运气,这一坛,是我同时泡下五坛中唯一成功的!”
据张绍先所言,这五坛,用了同一批药材,同一时间泡制,中间工序一模一样,结果最后却只成功一坛。
而且后面还又泡了一批,但现在看,已全部失败,他也没搞清失败原因,现在能否复现成功,尚需打个问号。
当然,这也跟他没有继续过多尝试有关,一方面,其成本不低,另一方面,现在已是热武器的时代了,之前认为,花费高昂成本制出也无大用,才没再继续。
不过,就算他有把握能再复现出来,但泡制所需的某些条件与要求,估计也颇为苛刻,想批量稳定供应,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