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赴欧(1/2)
诸事底定,帝国将实行全面缩战略,稳固建设遍及全球的属地,固本培元,全面推进民主宪治改革,以待厚积而薄无意中
一份来自远东的军情动态,引起了李福寿的高度关注,沉思良久。
自17年俄国“十月变革”后,白俄保皇党武装与工人政府间爆
18年扶桑出兵西伯利亚,洋,英,法,意也先后宣布出兵,不久,沙俄工人军遭遇大败,自上乌丁斯克,色楞格斯克向恰克图方面撤退,
扶桑国率兵大举西进,随后支持谢米诺夫白军占领了外贝加尔地区,并将红军驱逐出恰克图,这对外蒙古形成巨大威胁。
扶桑国不满足与洋,英,法等国共占西伯利亚地区,企图利用俄属布里亚特蒙古人谢米诺夫
谢米诺夫何许人也?
其原籍外贝加尔,是布里亚特蒙古人,原本系任职于旧沙俄军队的哥萨克军官,幼时曾居库伦,非常了解外蒙情况。
十月革命后不久,谢米诺夫
其18年又
并且,谢米诺夫匪军与洋,英,法扶持的鄂木斯克高尔察克政府
谢米诺夫匪军积极侵略外蒙古,试图以此作为战略据点,建立起包括外贝加尔和外蒙古,呼伦贝尔,卫拉特蒙古人
甚至公开邀请中国满,
一句话,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思索中,李福寿神色变得逐渐严厉起来,他考虑的并非谢米诺夫匪军,区区一股不足万余人的白匪,还没有看
关键是扶桑国的猖獗,再度染指“满蒙地区”,显示出其
果然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得志便猖狂。
看来,是该对扶桑人念一念紧箍咒了,李福寿心中计议已定,便转身大步走到御桌后面坐下,提笔刷刷的写了起来。
至此,大洋帝国对美日政策总体成型,那就是打压与遏制并举。
自19年伊始
大洋帝国便紧了对美日两国的金融信贷,并施以强大压力,迫使两国每年以7成以上的政府入偿还巨额贷款,严格限制借新债还旧债规模。
此项措施实施之后,令美日两国叫苦不迭,迫于大洋帝国太平洋霸权和无与伦比的军事强势,只能捏着鼻子乖乖就范。
从19年到35年,
没有了充裕财政资金支持,美日两国军事力量
受到窘迫的财政限制,扶桑国只能维持东进北美战略,而无法支撑“北上满蒙”战略,考虑到此举招致大洋帝国震怒,日方政府改弦易辙,只能暂时把北上的战略深
第2项便是金融和武备支持,
这其中,驻守海参崴军队从海路向天津港输送十数船军事物资,含64辆野狼轻型坦克,140余辆半履带式装甲车,400余辆越野卡车,32门96毫米火炮,32门105毫米火炮,来自欧洲战场缴获的20万杆曼利夏步枪,16门奥匈帝国制式vz14的149毫米榴弹炮,弹药无数,同时运抵的还有3万吨粮食,8000顶军帐以及其他各式物资。
这么多的军事物资,足以武装起15个步兵师,一个轻型装甲坦克师和两个重炮师,尤其是16门149毫米榴弹炮,可谓是空前的大杀器。
随着军事物资同时抵达的还有百余名军官组成的教官团,他们的到来令民国政府大为振奋,迅速加强了徐庶真的实力。
19年4月1日
得到帝国军事支持的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总司令,总揽热,察,绥,甘,新诸省及内外蒙古地区军政大权的徐庶真将军,不顾国务总理靳云鹏和外交部的反对,决定趁俄人无力干涉之机,武力解决外蒙古问题。
此举一来可以平息“外蒙古自治之乱”,恢复民国主权完整,二来可以转移国人视线,减少对北洋政府亲日政策的不满。
三来展现军事实力,捞取政治资本。
徐庶真将军以巡边布防为名,率军五千余人从北平出
第3项措施是外交施压,帝国外交部对沙俄新政府和日方同时施加压力,表示对外蒙局势的严重关注,勒令其恪守本分;
“若不知进退,致令天朝龙颜震怒,则山陵崩塌,天地变色,勿谓言之不预也!”
很显然
沙俄新政府和扶桑国全都听进去了,纷纷缩回